移民故事
移民美國后,做活得自我真實的人
自改革開放之初,“美國夢”就像一個精神圖騰,指引著一代代的中國人漂洋過海。為什么選擇美國?
或許因為其龐大的體量? 或許源自商業精神的感召? 也可能是為了那份創造力?又或許是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?
總之,數以千萬計的國人漂洋過海追隨內心深處的那一抹渴望,無論這渴望源自哪里,他們都成為了“美國夢”中義無反顧的一群人。今天小編繼續帶您走入美國生活,了解又一則觸動人心的美國移民故事。
故事主角:佳明,西安人,十幾年前隨家人移民美國,以下內容來自佳明自述。
故事的主人公,在美國精神感召下,勇于邁出了在異國生活的步伐。
如果別人問起:“十幾年的美國經歷,給你最大的啟示是什么?”我會告訴他:“給了我來自不同視角的思考、做法和生活方式?!备唧w地講,是讓自己對于曾看不清的復雜畫面,拉出線索,圖像變得清晰,簡單化了。最大的反差表現于,想了就說,說了就做,失敗了就失敗,成功了也就成功了,總比不嘗試一次好吧。
國內習慣于大一統的體系,人們對成功、失敗、美滿、悲哀,有一個概念性的認識。具體來說,對于一個所謂成功孩子的成長軌跡,有一個較固定的格式。在這種大環境下,個人的特性和自我,會漸漸被淡化。
在美國生活的人,無論他干什么,都沒有什么高低之分,干事的人心態上很快樂,干得也很敬業。人們對自己的評價,從來都認為不錯。從留學開始,大部分美國人考到及格,就可以了,考場下來,問他們感覺如何,每個人的回答都好像得了101分的口吻,而我們中國學生考了個A減,也覺得失落。
在美國做苦力工,沒有人感到心態上的壓力。我認識的兩位中小學里的男老師,完成白天學校的教課外,都去打些零工。比如到加油站幫別人加油,餐廳里給別人端盤子,即使工作時要服務于他們的學生和家長,大家也是樂呵呵的。
許多美國人在結婚以前,可以隨便約會異性朋友,但一旦訂婚,結婚就更不要說了,他們對待家庭的重視,特別是男人對待妻子和孩子的責任心和關愛,遠遠超越于我們東方人的行為。
與美國人交朋友,不是表面上被人看到的冷漠,而是,美國人已經習慣獨立,利用他人的功利態度很少,再好的朋友,也要公事公辦,如果求你幫他做件事情,他們一定要償還,即使行為達不到,也會在語言上讓你充分感受對方的感謝之心。
感受美國文化久了,最大的改變發現自己看周圍的方式不同了,不是通過跟他人比較來體現自我的價值,也不需要別人的肯定來證實成功與否,特別是對周邊發生的一切有了一種較客觀的思索。拿寫作來說,盡管我明白本人寫不出國人飛揚般的文筆,但我可以看到國人無法觀察到的近距離美國,國人無法親身感受到的海外邊緣人矛盾般的心路歷程。
在美國生活久了,讓我感受了一種超然的心態,人不是活著給別人顯耀的,而是要活得有意義。每個月,我會主動做一兩次社區、學校里的義務服務,這些來自不同背景和身份的民眾,盡心盡力地為孩子,為老人,為社區服務。在海外,看到太多活得自我真實的人。太多甘愿把復雜的心態還原單純的人。整個宇宙中,當感到自己如此微小的時候,還有什么大得大失讓你拿得起,放不下呢?

- 喜大普奔丨恭喜冠橋美國EB-5投資移民客戶林女士取得I-526獲批函 2022-05-03
- 墨爾本生活一周年記 2022-04-18
- 穩居歐盟移民友好度榜首,移民容納度第一的居然是這個國家 2022-03-31
- 真實故事:還原葡萄牙移民后的生活 2022-03-08
- 移民美國后,做活得自我真實的人 2022-02-20
- 移民生活拯救了我的家庭觀念 2022-01-27
- 中國男移民澳洲后真實的創業故事 2022-01-20
- 選擇香港移民我不后悔! 2022-01-08
- 買房夢圓葡萄牙移民 2021-12-11
- 希望早日體驗擁抱自然的健康生活 2021-11-19